發布時間:2020-09-28來源:天津迪貿再生資源回收有限公司
廢品價格普遍看漲
“過完節了,把家里攢的廢品都拿出去賣了,沒想到還賣了不少錢呢。”家住東麗區二號橋附近的胡大姐,近兩天整理了家中的各式廢品,沒想到兩箱的廢品,一共賣出了13元,“節前收拾屋子時,賣了一次廢品,差不多也有兩箱子,才賣了10塊錢。”
據胡大姐家周圍的幾處廢品回收站介紹,春節過后,廢報紙的回收價格顯眼上漲,較春節前提高了5分至1角,“春節前,一斤廢報紙賣4毛,現在高價能賣到5毛錢了。”一位姓王的回收商販表示,除了廢報紙外,雜志書本、塑料、廢鐵、紙箱、黃銅、紫銅的回收價格普遍有一成左右的小幅上漲。
隨后記者又走訪了河北區、河西區、紅橋區等的多個廢品回收站,目前,報紙平均每斤4角5分,廢舊雜志平均每斤5角,不帶皮的銅平均每斤25元。但記者在部分小區也發現,廢品的收購價格比市場平均價低一些,“市民可以就近選擇大型的回收站點去賣廢品,這樣價錢會更適合一些。”不少回收站的工作人員表示,每年春節前后廢品價格都要經歷這樣的漲跌。主要原因是,春節期間,垃圾回收處理工廠放假,需求量減少,必然帶來低價,但到了年后,隨著工廠復工、回收人員返津,價格就會經歷逐步的回調。
物回行業逐步回暖
不斷上揚的行情讓廢品“變廢為寶”,以及春節期間禮品消費旺盛帶來了“禮品垃圾”商機,讓本市的廢品回收行業逐步回暖。天津市幾家大型物資回收公司的負責人都向記者證實:“春節后廢品回收單價的提高,讓越來越多的人愿意投身到物資回收領域。”
23日上午,記者在東麗區利津路旁一廢品回收站內看到很多打好的紙箱,不少是寫有“牛奶”“杏仁露”“水果”等字樣的禮品外包裝,還有一些是電器和裝修材料的外包紙盒。
剛剛從安徽老家返津的老劉告訴記者,周五早晨兩個小時,他就收了300多斤報紙和禮品紙盒,收購量趕上平時的五倍了,“現在部分廢品的價格確實比去年提高了,而且市民和一些小商販也愿意多賣廢品,這樣一個正月下來差不多比平時能多賺四五倍的錢。”劉師傅說,現在從居民家收廢報紙都是4.5角一斤,再賣到上一級收購站則是一斤5角左右,“廢報紙、紙箱子價格高,賣的也就多了,原來報紙3毛、紙箱子2毛多的時候,跑一天 都不一定能收10斤,現在多的時候,一上午就能收100多斤。”
與此同時,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,伴隨著外來務工人員的陸續返津,不少廢品回收商販也開始“重操舊業”。“去年(2012)下半年開始,廢品回收價格不斷下降,圈里不少老鄉就不干這行了,沒想到今年過年回來,他們又開始在不同的小區收廢品了。”劉師傅表示。
專家觀點
預示CPI或將上行
CPI是消費物價指數,PPI是生產者物價指數,廢品回收后,大多數是依靠物資回收企業進行制造和再利用,所以廢品價格首先是和PPI掛鉤的。PPI指數能夠體現出經濟發展的活躍度,PPI同比連續多月逐步回升,證明經濟發展活躍度有所提高,細分到制造業,制造業的原材料供應呈現出增長的趨勢,這便需要增加各種廢品的回收量,從而拉升了廢品回收的價格。而從經濟學的角度講,PPI往往是先進于CPI的,所以廢品回收價格的上漲也應算是CPI或將上行的信號。